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的通知[失效]

  (七)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
  坚持科研、培训、推广相结合,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一是加强科研攻关。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和资金,围绕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攻克良种奶牛繁育及性别控制技术、安全高效饲料配方技术、优质牧草品种选育及收贮加工技术、重大动物疫病防检疫技术;研制开发畜产品加工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大国内外人才引进力度,开展技术交流,使我省畜牧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重点培训各级畜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各级政府要制定培训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从业者掌握畜禽饲养规程和常见疫病防治知识,尽快达到每个村屯至少有一个科技示范户,每个养殖专业户都有“明白人”。三是加强实用技术转化与推广。对现有实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推广,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重点推广高产奶牛饲养、肉牛和生猪高效育肥、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种植技术;积极应用畜产品加工的新工艺、新设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到2005年,制定完善奶牛、肉牛、生猪等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并做到全面推广普及。到2010年,攻克性控等重大科研项目,高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畜禽生产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
  坚持畜牧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防止疫病传播。一是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每个专业养殖村屯建立与生活区分离的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区,把畜禽粪便转化为农家肥料,减少环境污染。鼓励和支持专业小区、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建立专业化、标准化的畜禽粪便处理场,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有机肥料。到2010年,专业养殖村屯、养殖专业小区和现代化养殖场(园区)全部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对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在专业小区、畜禽养殖场、屠宰加工厂等地建设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厂(间),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使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三是加强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屠宰加工厂要按照环保标准要求,完善设施,提高对废血、废水、废毛、内脏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实现无污染处理、排放。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要把畜牧业的发展任务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确保目标完成。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实行专题推进,跟踪问效。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典型的引导和示范,推进畜牧业发展。要认真贯彻畜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济秩序,为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各项支农资金要向畜牧业倾斜,投入畜牧业的比重应达到50%以上,重点用于良种繁育、防疫灭病及畜产品安全、服务体系、龙头企业、草原改良与饲草饲料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各商业银行要调整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增加贷款规模,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协会要重点支持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向畜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外金融组织资金、外商资金投向畜牧业。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好国家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扶持政策,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畜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