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结合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实际,确定的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目标是:
(一)生活垃圾管理
城八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03年达到91%,2005年达到94%,2008年达到98%;郊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无害化处理率2003年达到20%,2005年达到35%,2008年达到50%;城八区和卫星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2003年达到15%,2005年达到35%,2008年达到50%;城八区和卫星城生活垃圾资源化率2003年达到10%,2005年达到20%,2008年达到30%;2003年四环路以内的堆积垃圾得到治理,2005年六环路以内的堆积垃圾得到治理。
(二)污水处理
城八区污水处理率2003年达到53%,2005年达到70%,2008年达到90%;郊区城镇污水处理率2003年达到12.5%,2005年达到30%,2008年达到50%。
(三)公共厕所管理
城四区公共厕所2003年12%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达到三类标准;2005年5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2008年9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近郊四区公共厕所2003年17%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80%达到三类标准;2005年3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90%达到三类标准;2008年46%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达到三类标准。郊区城镇公共厕所2003年1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20%达到三类标准;2005年2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50%达到三类标准;2008年30%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他90%达到三类标准。
(四)粪便集中处理
城八区2003年粪便集中处理率达到90%,2005年达到95%,2008年达到98%;卫星城粪便集中处理率2003年达到30%,2005年达到50%,2008年达到80%。
(五)医疗废物管理
2003年建设第一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2005年建成2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市医疗废物全部集中处理。
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目标进行分解,将各项指标落实到各区(县),并制定全市的实施方案,安排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编制全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白皮书,向社会定期公布规划实施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各区(县)要根据全市环境卫生发展目标,在对现状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本区县环境卫生发展规划,提出分阶段奋斗目标。
三、科学制定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加强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建设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全市环境卫生发展目标,结合此次“非典”疫情的防治经验,编制全市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提出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分阶段实施规划。各区(县)政府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观,科学规划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适当超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