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保险业发展的意见

  二、加快四川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奋力推进四川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管理、质量、效益、服务的有机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保障和优质服务。
  (二)发展目标。2003—2005年我省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0%左右,以高于全省GDP的年均速度发展,力争赶上当年全国保险业平均增长水平。2003年预计保费收入140亿元左右(其中产险收入38亿元,人身险收入102亿元),2004年预计保费收入190亿元左右(其中产险收入42亿元,人身险收入148亿元),2005年预计保费收入240亿元左右(其中产险收入45亿元,人身险收入195亿元)。争取在“十五”末,保险深度达到3.8%左右,保险密度达到273元,各保险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60亿元,总规模在全国排位保“第10位”。2005年我省保险业发展的整体格局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股份制保险公司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保险中介市场、再保险市场逐步形成规模,保险市场全方位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一个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集约化、政府监管法制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发展国际化的保险市场体系。
  2010年、2020年我省保险业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力争全省实现保费规模700—800亿元,保险公司实力显著增强,保险服务种类齐全,基本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保险信用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形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体系。2020年力争全省保费规模达到1800—2000亿元。届时保险市场格局更加完善,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保险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更加强大,行业信誉更加良好,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监管效能更加显著,保险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较大提高。
  三、发展壮大保险业,推动四川经济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保险业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保险保障,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对GDP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保险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险业“转机制、强素质,调结构、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重服务、创品牌”。
  (一)牢固树立金融服务经济的大局意识。各保险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经济是金融的基础”的认识,继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适时推出为农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企业、民营经济等提供保险服务的新产品;要着眼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保险的吸附效应,为四川经济发展聚集和吸引资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提高保险在经济、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渗透力。对此,各级政府要在政策上、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