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
 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皖政办[2003]5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是特殊商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确保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我省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在国家粮食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粮食生产收入又是我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实施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
  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保护好耕地。认真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绝不允许违反政策法规,擅自将基本农田改为非农用地。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在认真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把农田水利配套、农田整治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建设,培肥地力,努力提高粮田的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加快良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农作物良种和技术应急储备机制,确保在粮食紧缺时,具备快速恢复粮食生产的应变能力。四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商品粮综合开发等重点建设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益。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次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地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在切实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快闯出一条发展优质、高产、安全、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一是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根据市场导向和本地的资源条件,积极发展棉花、油料、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苗木、花卉、中药材等,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生产。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