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推动对外劳务交流与合作,发展和带动劳务输出。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东等传统外派劳务市场,大力开发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市场。保持传统劳务输出优势,进一步扩大中餐厨师、中医师、中药剂师、护士、海员,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工程设计咨询、工程监理等中高级劳务外派规模。认真做好外派劳务基地和专业培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加强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储备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维护外派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为自主出国就业提供更为宽松和便利的条件。
七、加快发展各类教育,提高人口创业就业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地防止结构性失业,同时以就学替代和延迟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冲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对失业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积极采取措施,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建设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政策和制度,重视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力争使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农村初中年巩固率达到97%以上,城市初中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增长到115万人以上。继续深化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加强对高中国债项目建设和管理,在适当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加强对综合高中、特色高中的建设。认真抓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快推进高校后勤集约化、社会化经营和学生公寓建设,稳步扩大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要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积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创办研究生院,继续选择有保送权的学校和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试办本硕连读。继续调整、巩固和提高民办教育,认真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生比例;继续选择部分有条件的成人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改建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鼓励高等本科院校利用社会投资兴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扩大高中后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加强对职业培训统筹规划和管理,强化有关培训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方式和机构,进一步优化重组现有培训资源,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扩大职业培训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