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建立应急救治队伍,其组成人员平时在原医疗机构从事日常诊疗工作,定期进行应急培训、演练,一旦接到指令,1小时内快速集结,迅速出动,全力投入救治工作。
  (三)定点医院的启用
  三级预警时根据需要启用具备条件、规模适当的医院集中收治病人。二级、一级预警除启用定点医院外,根据需求启用预警区域备用医院。
  六、应急保障
  (一)技术保障
  1、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各自的应急预案、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
  2、预警评估专家委员会:由流行病学、病毒学、公共卫生管理、临床和统计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负责综合分析疫情信息、评估和调整预警级别。
  3、省、市专家组:省、市两级分别成立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流行病学专家组负责指导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隔离和消毒措施等。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诊断、救治药品和抢救方法等信息,提供咨询服务;承担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指导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必要时可请国家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
  4、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省级要建立4支、市级要建立2支由流行病学、消毒和临床医疗救治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县级也要建立应急处置队伍,组成梯队结构,一旦发生疫情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紧急救治等处置和指导工作。
  5、培训和演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建立考核制度,强化业务考核和技术演练,增强应急反应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实验室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维护。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要认真执行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体样品资源管理规范(暂行)》,严格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防止实验室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扩散。
  7、医疗救治网络:按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防治结合的原则,由现有发热门诊、指定或定点医院、急救机构和传染病医疗机构等构建医疗救治网络,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机制,保障及时接诊、转运和收治病人。根据预警级别不同,启用适当规模的指定医院、定点医院或备用医院。
  (二)后勤财务保障
  1、物资储备。建立非典型肺炎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计划,做好医疗器械、药品、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