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要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乡镇、街道及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厂矿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原建立的乡镇、街道司法调解中心纳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工作范畴,建立自然村(居)、企业车间(分厂)调解小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达到五有(有调委会标牌、有调解场所、有调委会印章、有调解和回访记录、有统计台账),四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报酬落实)。建立健全经济开发区、大型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集区的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试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积极稳妥地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逐步形成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三、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建设
  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是人民调解工作质量、作用发挥的决定因素。人民调解员每年应当接受一次以上业务培训。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方式。自治区司法厅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市、县(区)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骨干;市司法局负责培训乡镇(街道)、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县(市、区)司法局负责培训村、居(社区)和其它行业的调解委员会主任,调解员、各级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要予以积极支持,推荐资深法官参与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授课,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业务素质,提高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改善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按照《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要求,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员选举和聘任相结合的制度,选举、聘任一批政治觉悟高,法律业务素质强,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品行端正、有威信、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如离退休干部,特别是离退休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法学专家或其他志愿者充实到人民调解组织中来,逐步建立起一支专职调解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民调解员队伍。
  四、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要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为原则,及时调处各类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请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对当事人因对方不履行调解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案件,原承办调解该纠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做好当事人工作,督促其履行调解协议或配合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审判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要通过审判职能活动,正确认定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性质和效力,积极支持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工作。凡调解协议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者变更事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认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证据。人民法院准予对调解协议内容变更的,应当按照变更后的内容,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果调解协议被确认为无效的,应当根据当事人请求,按照纠纷的性质,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妥善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五、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