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局部最优的投资环境,增强工业园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以工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项目。拓宽招商引资范围和引资质量,面向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招商,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的外资项目;面向国内大公司和民营企业招商,迅速扩张经济总量。
要力争把工业园建成山西工业的主体,到2005年,工业园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增量的30%以上,形成各具特色、良性竞争的工业园发展态势和大企业规模效益大、工业园集聚效应强、中小企业活力足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山西”
我省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受历史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多,环境污染严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要继续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凡是环保不达标的项目,绝对不准上,有条件达标的,要限期改造达标;经过改造也不能达标的,要强行关闭。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十分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重复使用,不断提高“三废”综合利用和重复使用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三废”治理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把煤炭“吃干榨尽”,突出抓好煤矸石、洗中煤的综合利用,抓好煤焦油、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推广粉煤灰、矿渣、电石渣、镁渣的综合利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做好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着力建设“节水山西”。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总结推广太原市清洁生产试点经验,通过示范和典型带动,调动企业实施综合利用和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努力使我省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企业,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
四是继续加大关闭“五小”淘汰落后的力度。以煤炭、焦炭、钢铁、建材等行业为重点,继续依法关闭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五小”企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特别是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小煤矿、小焦炉、小钢铁等有死灰复燃的苗头,要强化监督、检查的力度,坚决防止已关闭“五小”企业的死灰复燃和低水平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