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转发省计委关于加快电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二)电源建设项目需要落实的外部条件多。对我省来说,主要有三个制约因素:
  一是水源问题。我省属严重缺水地区,国家发改委反复强调,我省电源建设项目必须无条件上空冷机组,并首先考虑使用城市中水,尽可能不用地表水,不许使用地下水(河曲电厂二期等项目因此受阻)。
  二是环保问题。我省环境压力大,国家要求无条件进行脱硫,最大限度地控制排放总量。
  三是市场问题。我省当前缺电局面与国家长期不批电源点建设直接相关。然而,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省内电力市场预计2006年之后将明显缓和。加快我省电力建设,必须坚持重点开拓省外电力市场的原则。近年来,内蒙、陕北、东北等地区都把向省外输电作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围绕京津唐、河北南网等受电地区展开了激烈竞争。我省落实省外受电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娘子关二电厂、左权电厂均因未取得河北省承诺而影响了项目进度)。此外,国家电力规划也在向西部倾斜,初步确定的送往京津唐电网的规模为:“十五”期间,蒙西380-410万千瓦,山西27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蒙西700-750万千瓦,山西380万千瓦。
  (三)省外控股项目进展缓慢。鲁能集团王曲电厂原定用当地城市中水,现又要改为用漳泽水库水;原承诺给山东送电,现又提出给我省送电。省计委多次协调、督促大唐运城电厂尽快开工,但投资方曾准备在永济市选址,现厂址南移至风陵渡附近,因选址问题对工程进展有一定影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平型关电厂虽已取得天津市计委的受电承诺,但投资方动作迟缓,项目进展较慢。
  (四)电力建设多头审批、无序开发。2003年以来,省外大公司纷纷来我省考察、洽谈电源项目,全省各地上电源项目的热情高涨,但也出现了省内电源项目前期工作粗糙、不顾全省规划、建设各自为政等倾向。同时,一些小火电项目以综合利用名义,也在加快上马,国家发改委对此颇有非议。小火电上马不仅带来环境、水资源等压力,也为争取国家审批大型机组带来了影响。
  (五)设备制造厂家无力供货。今年全国审批电源项目2900万千瓦,在建总规模达1.2亿千瓦,全国三大主机设备制造厂任务早已排满,许多电源建设项目的交货期排到了2007年左右。有的厂家因此对项目招标不予理睬。全国电力设计部门的任务也很重,项目工程设计大大滞后。
  三、加快电源建设的措施和意见
  (一)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凡列入“十五”和“十一五”省内电力规划、市场条件落实、经省计委组织专家审查、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电源项目,要明确支持项目建设单位超前推进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供煤、供水、环评、征地等工程建设条件,进一步加快办理相关手续。电力部门要加快办理接入系统、并网协议、入网协议和电网配套工程建设。电源项目业主要抓紧开展地基处理、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各项基础性工作。阳城电厂二期、运城电厂要力争近期开工建设。太原一电厂七期热电联产、太原二电厂六期热电联产、柳林电厂二期、河津二电厂、永济电厂、武乡电厂、侯马热电厂扩建等项目要大力推进前期工作进度。“十五”末、“十一五”初全省新开工总装机要力争达到840万千瓦以上。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