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实施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科技示范工程
1.湖泊生态修复的科技示范工程。围绕太湖蓝藻暴发控制、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湖体生态修复和湖滨带湿地重建等水环境治理目标,依托重大治理工程,衔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五里湖、梅梁湾为示范区域,开展重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水源地水质改善、入湖口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引水调控技术等科技示范,建立大水面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
2.沿江水体污染监控与预警系统科技示范工程。根据沿江开发的环境污染控制需要,开展沿江开发带环境容量、影响因子、有机毒物污染控制和风险区划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沿江开发带污染实时监控数据库和有机污染定期监控数据库,形成新增固定污染源和随机污染事故防范的监控预警预报网络。选择若干典型重化工园区,建立沿江开发带污染预警监测示范点,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的可视化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和环境风险管理系统,开展沿江带污染监控与预警技术工程示范。
3.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集成研究与科技示范工程。按照建设生态型城市水环境的目标要求,选择苏南河网地区的典型园林城市,开展复杂水系的城市水体污染控制技术、古城区旧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园林水体水质改善技术等科技工程示范,恢复江南名城的水文化环境,建立河网区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应用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针对城市水质改善和城市水体生态修复的紧迫需要,选择沿江开发带典型滨江城市,开展滨江水体水质净化与淤积控制技术、滨江带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沿江城市内河河道生态构建技术等科技示范,重现我省沿江城市著名水景观,建立滨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应用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推广。
4.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科技示范工程。根据农村改水和小康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加强科技攻关并开展技术集成研究,重点解决原水中微污染和氟碱等污染控制、氨氮与硝酸盐氮、藻毒素、蚤类浮游动物等安全去除技术、饮用水安全消毒技术与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供水管网输配二次污染控制技术、以及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等关键问题,形成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支撑体系,建立饮用水安全技术工程示范。
(四)组织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
1.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示范。根据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规划技术、支柱产业清洁生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重建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小城镇和社区公共设施服务技术等应用示范工作。选择典型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与城镇经营模式、工业型生态环境构建、区域供水设施建设、生活污水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重建等科技工程示范,并进行应用推广,促进我省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