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浙政发[2003]25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3年8月27日

          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十六大的战略决策,结合浙江实际,作出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了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浙江省工业发展“十五”规划》,特制订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一、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宏观背景
  在新的历史阶段,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日益成为吸纳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为浙江制造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供了机遇;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量,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浙江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加强,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进一步发挥浙江区域特色优势,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浙江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内资源的日益稀缺,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制造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浙江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现实基础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8-2002年,浙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由38%提高到43.8%;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比重由60%提高到93%;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15%提高到26%。2002年,浙江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5%、13.8%和12.1%,相当一批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整体而言,浙江制造业已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营销优势,以轻纺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优势,浙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但是,浙江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利用外资规模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浙江离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制造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专业化分工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国际化程度高、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强、管理先进的产业集群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实现工业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浙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产业分工和转移过程中,浙江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