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平原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农业生产特点,在护林防火工作上,各地应突出夏、秋等重点时期及通道林带、农田林网和集中连片的森林地段等重点部位,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上狠下功夫。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各交通要道修建护林防火宣传标牌,广泛张贴禁烧护林的通告和宣传标语,形成浓厚的禁烧护林宣传氛围。特别在冬春季和“三夏”、“三秋”等重要时期,要采取制作播出广播电视宣传栏目、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制订乡规民约等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护林防火法规、政策及禁烧的有关规定,明确护林防火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人们的爱林护林意识,实现群防群治。二要加强乡村护林队伍建设。各乡镇都要以乡镇机关青年干部职工为主,明确护林防火队员,组建护林防火巡逻队,各行政村要明确一定数量的专职护林人员,分片包干,加强巡路护林,及时制止焚烧秸秆等不良用火行为,重点区域要严密设防,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报警并迅速投入扑救。三要加大对护林防火的投入,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制订当地的护林防火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护林防火工作必需的经费,专款专用,加强火情监测、通讯联络、宣传教育、交通运输及扑火机具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林业部门要在育林基金和林政保护经费中列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护林防火工作。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森林消防车辆使用、防火通讯网建设、巡逻队伍建设等方面,要尽可能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护林防火事业的发展。
三、强化管理,严厉打击焚烧秸秆毁林及其他违章用火行为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各类野外用火行为。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农作物秸秆的管理和各类野外用火行为。个体、股份制等非公有制造林,要切实按照“谁造林、谁管护”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防火扑火措施;对国家速生丰产林工程、江河和农田防护林工程、国有林场及森林风景区等重点区域,要实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不经县级护林防火部门及其授权的单位批准,一律不得在野外用火。二要逐级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层层落实预防和扑救的具体职责。要全面推广市领导包县(市、区)、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路段地块的护林防火安全分片包干责任制,做到乡乡有人管,村村有人抓,每个路段地块有人守,堵塞漏洞,消除死角。三要加强监督检查。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护林防火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其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对基层护林防火安全实施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特别在重点时期,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要进行反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消除隐患,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护林防火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四要加大依法治火力度。烧秸秆、烧荒等违章用火破坏环境、危害社会,必须予以严格整治,对造成林木、林地受害等灾害的,要依法依规予以坚决打击。各级护林防火执法人员、巡逻护林队伍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切实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对造成林木受害1000株以上的大案要案,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和当地政府的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