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优先,生态和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坚持依法治林,科教兴林,全社会办林业,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中原,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目标任务;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全省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省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林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3%左右,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必须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三、突出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根据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布局,结合我省实际,在太行山、大别山、伏牛山、桐柏山区和长江、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其沿线、小浪底库区、黄河故道区等生态地位重要的区域,建设一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立地条件好的山区、丘陵区、沙区和平原“四旁”闲地,规划建设一批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任务;产业发展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先陡后缓、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的退耕还林;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切实保护退耕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解决好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抓好黄河上中游地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实施我省长江及淮河流域和太行山等重点地区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我省森林资源。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建设。实施好长江及淮河流域防护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沿线绿化、小浪底库区绿化、太行山绿化、高标准平原绿化;通道绿化、环城防护林、小型公益林、水土保持林、邙山岭绿化等工程,因害设防,集中治理好这些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灾害。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湿地等重点自然保护区工程,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扩大自然保护面积,提高保护水平,切实保护好我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继续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对流动、半流动沙丘,通过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等综合措施,有效遏制风沙危害;对沙化土地,要本着改良利用的原则,重点发展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林、经济林和灌木林,提高沙区产业化水平。加快建设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减轻生态建设压力,促进相关加工业的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