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宁党发[2003]50号 2003年9月12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如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大力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一、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1.新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教育工作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紧紧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增强我区教育实力,提高教育对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到2007年,全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川区县(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达到70%以上,城镇教育有较大发展,基本适应加快城镇化的需要,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张,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优质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的普及面进一步扩大,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及各类职业、成人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各类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行政管理队伍、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形成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确立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实现宁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大力提升“普九”水平,加大对山区“普九”攻坚的支持力度。实施农村初中学校建设工程,自治区在确保每年安排“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重点工程配套资金之外,从2004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资金600万元,重点用于山区农村初中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移民吊庄点“普九”进程。进一步巩固提高川区“普九”成果,、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高水平、高质量地在城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贫困人口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接受义务教育,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升我区人口整体素质。
3.加快高中阶段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提高效益,加强师资建设和校舍建设,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按照“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面向市场,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切实加强骨干职业学校的建设,积极兴办综合高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逐步达到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比例。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确保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优先就业。加快农村特别是山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从2004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从扶贫资金中安排200万元,在国家级职业学校举办面向山区贫困家庭的职业培训班,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