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
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3年11月3日 赣府厅发[2003]4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经贸委关于《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
(省经贸委 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我省工业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加速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当前,我省水泥工业处在一个快速提升的关键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省水泥企业199家,直接从业人员约4.5万人,2002年全省水泥产量1966万吨,列全国第13位,列中部地区第5位。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水泥工业总体技术层次较低,工艺装备有待提高,全省现有的268台水泥窑中,代表先进生产工艺的新型干法窑13台,占4.8%;机立窑228台,占85.1%;其它普通回转窑27台,占10.1%。从世界水泥工业以及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占主导地位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加快我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我省对水泥行业进行调整改造,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省水泥工业基本格局仍然是“四大四低”,即“立窑水泥比例大、小企业数量大、能源消耗大、粉尘污染大”和“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我省水泥工业总体水平不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改造的任务依然繁重,以立窑为主的水泥生产方式,随着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将遇到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以及一些重点工程已开始限制立窑水泥的使用,立窑企业粉尘治理难度也较大,随着我省周边地区水泥工业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必须迎头赶上,提高我省水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的调整改造,加大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其紧迫性、必要性十分明显。
二、我省水泥市场需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