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
A≤L(W+S);
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
计算方法见附录二。
第五十条 建筑物的面宽,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80米;
(二)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70米;
(三)建筑高度大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60米;
(四)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上限值按较高建筑高度执行。
第五十一条 多、高层住宅的层高宜为2.8米,不应高于3.6米。
第五十二条 沿城市道路的居住建筑基地的围墙高度不大于2.2米,并应透空设置,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内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
第七章 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五十三条 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规定的指标。
第五十四条 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零星绿地面积。
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
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或绿化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得作为小区集中绿地计算。但中心城范围内,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由开发单位实施的,可按50%比例纳入建筑基地面积,且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原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20%。
第五十五条 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集中绿地宜沿城市道路布局。
第五十六条 位于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
F=M×N
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
┏━━━━━━━━━━━━━━━━━━━━━━┯━━━━━━━━━━━━┓
┃ 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单位:米) │ 有效系数(N) ┃
┠──────────────────────┼────────────┨
┃ 小于、等于1.5 │ 0.70 ┃
┠──────────────────────┼────────────┨
┃ 大于1.5,小于、等于5.0 │ 0.50 ┃
┠──────────────────────┼────────────┨
┃ 大于5.0,小于、等于12.0 │ 0.30 ┃
┠──────────────────────┼────────────┨
┃ 大于12.0 │ 0 ┃
┗━━━━━━━━━━━━━━━━━━━━━━┷━━━━━━━━━━━━┛
第五十七条 新建建筑基地的停车配置,应符合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等有关规定。
新建居住建筑基地,位于中心城地区的,汽车停车率应不小于0.6辆/户,其中,浦西内环线以内地区的,应视周边地区配套情况适当增加;郊区汽车停车率,应高于中心城地区20%。
第八章 特定区域
第五十八条 本章所称特定区域,指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
第五十九条 本市特定区域包括下表所列地区。
┏━━━━━━━━━━━━━━━━━━━┯━━━━━━━━━━━━━━━━━━━┓
┃ 地区 │ 区域 ┃
┠───────────────────┼───────────────────┨
┃ 中央商务区 │ 浦东小陆家嘴和浦西外滩 ┃
┠────────┬──────────┼───────────────────┨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市级中心 │市级中心(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中路、┃
┃ │ │西藏中路、四川北路、豫园商城、金陵东路┃
┃ │ │商业街、上海站“不夜城”等) ┃
┠────────┼──────────┼───────────────────┨
┃ │ 市级副中心 │ 徐家汇副中心 ┃
┠────────┼──────────┼───────────────────┨
┃ │ │ 江湾五角场副中心 ┃
┠────────┼──────────┼───────────────────┨
┃ │ │ 花木副中心 ┃
┠────────┼──────────┼───────────────────┨
┃ │ │ 真如副中心 ┃
┠────────┼──────┬───┼───────────────────┨
┃ 规划保留保护区 │ 风貌保护区 │中心城│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江湾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 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
┠────────┼──────┼───┼───────────────────┨
┃ │ │ 郊区 │ 郊区历史文化名镇风貌保护区 ┃
┠────────┼──────┴───┼───────────────────┨
┃ │ 规划保留区 │ ┃
┠────────┴──────────┼───────────────────┨
┃ 大型公共绿地 │ 外环绿带 ┃
┠───────────────────┼───────────────────┨
┃ │ 楔形绿地 ┃
┠───────────────────┼───────────────────┨
┃ │ 大型片林、涵养林、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 ┃
┠───────────────────┼───────────────────┨
┃ 旅游风景区 │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
┠───────────────────┼───────────────────┨
┃ │ 淀山湖风景区 ┃
┠───────────────────┼───────────────────┨
┃ 其他重点地区 │ 黄浦江沿岸地区 ┃
┠───────────────────┼───────────────────┨
┃ │ 苏州河沿岸地区 ┃
┠───────────────────┼───────────────────┨
┃ │ 世博会地区 ┃
┠───────────────────┼───────────────────┨
┃ │ 生态敏感区和建设敏感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