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制定培训规划,抓好组织落实。在充分利用党校、干校等传统培训渠道的同时,依托知名高等院校建立吉林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企业要依据市场竞争和未来发展要求,编制本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高度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舍得投入,舍得派骨干人员参加进修学习。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素质与所肩负使命的差距,增强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大自学力度,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提高工作本领。健全完善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觉学习的局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力度。
13.优化培训内容。按照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整体要求,以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前瞻意识、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与时俱进,调整优化培训内容。要强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素质;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学习,树立世界眼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化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管理理论学习,把握科技发展和管理变革趋势,提高创新能力;强化现代厂商理论和金融、证券、人力资本、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知识学习,把握企业运行规律,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化法规政策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做到诚信经营、廉洁经营、守法经营。
14.改进培训方式。按照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的规律,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者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参观考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年轻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到省内外知名企业挂职锻炼,使之感受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丰富实践经验;对有发展潜力的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要分期分批送到发达国家和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学位培训。根据经营管理者岗位的特殊性,大力推行网络远程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提高培训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沟通信息,交流经验。
15.搞好人才储备。按照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要求,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储备工作。面向社会搜集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档案,为出资人机构和企业提供人才资源和选人服务。
16.推进年轻化进程。制定《关于加快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轻化步伐的实施意见》,加大优秀年轻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使用力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整体结构。到2007年,各层次国有骨干企业要配备1—2名35岁左右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领导人员,科技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要配备1名35岁左右硕士以上学位的高素质领导人员。对具有发展潜力但班子职数已满的,可采取先行安排当助理的办法,待条件成熟后提拔到领导岗位。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