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规模培养与重点选拔并重的原则;
——坚持有效激励与严格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二、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
4.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建设一支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坚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党政领导人才队伍;深化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营造择优进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的良好环境。
5.全面加强党政领导人才的政治、思想、作风建设。党政领导人才要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全面把握、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能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自觉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6.切实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之中。党政领导人才要具有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能够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具有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具有依法执政的能力,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统一起来;具有总揽全局的能力,能够从大局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7.努力形成和保持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到2007年底前,市(州)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2名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其中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省直部门领导班子中各配备1名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市(州)党政正职、省直部门正职岗位上40岁左右干部的数量有所增加。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各配备2名4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其中35岁以下的至少各有1名;县(市、区)党政正职岗位上35岁左右干部的数量有所增加。全省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中,45岁以下的达到20%左右,其中40岁左右的占10%左右;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州)直部门领导班子中,40岁以下的干部占15%以上,其中35岁左右的占10%以上。
8.进一步改善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到2007年底前,全省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85%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博士研究生占有一定数量;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5%左右。今后,新提拔的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提拔的40岁以下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努力学习和掌握1门外语,并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
9.进一步调整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到2007年底前,力争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专业配套,每个成员成为分管工作的内行。市(州)、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中要有熟悉党的建设、经济、意识形态和政法工作的领导干部,政府领导班子中要有熟悉工业、农业、金融、外经外贸、科技教育、信息管理的领导干部,形成有利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知识专业优势;政府部门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要与本部门的职能相适应,省、市(州)综合经济部门及涉外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多数成员能够掌握1门外语;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至少配备2名具有较深专业造诣的领导干部;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市(州)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掌握与分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10.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占有合适的比例。到2005年底,市(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一般要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省、市(州)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要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担任正职的女干部数量有所增加。要注意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要配备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使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比例略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到2007年底前,逐步做到市(州)、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各配备1名党外干部,省、市(州)政府部分工作部门领导班子要配备党外干部。
三、主要对策和保证措施
1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头脑,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意识和“官本位”意识,树立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思想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讲求实效,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在领导班子内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发扬“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筑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