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引进和创建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展农产品产业链。在生产领域和加工、流通领域,形成覆盖广大农村的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群。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先导作用。优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运输业、建筑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发展优质高效规模农业。畜牧业要稳定猪禽生产,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突出发展乳业生产,积极发展饲用玉米和牧草;渔业生产要加大浅海滩涂、水库池塘的开发利用程度,发展精品渔业和设施渔业、返季渔业、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并抓好水产品精深加工。
  2、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主,提升农产品质量,培育出口名牌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全面开放农村经济合资合作领域。积极拓宽劳务输出和农业技术输出渠道,鼓励农民和企业到境外从事种植、养殖业和经贸活动。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搞好较大河流治理工程和中小河道整治工程,提高防洪、排涝、供水能力,开展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节水、饮水供应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规划和实施农村交通、供水供电、农村能源、环保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农业补贴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逐步向农业生产领域转移,由支持农产品总量增长向支持农民收入增长方向转移。
  4、大力发展小城镇。要以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发展小城镇,以乡镇工业、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形成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实业小区,承接沈阳、大连等大城市的辐射。要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区别功能,分类建设,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5、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着力抓好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业质量检验监督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连锁经营、物资配送向农村延伸。以农村金融、信息、产品检验检疫、农业技术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快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6.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和增强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为重点,引导贫困地区群众按照市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符合实际情况、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实施百村扶贫工程,适当集中资金、集中投入,实行以贫困村为单位整体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开展移民扶贫,5年完成移民扶贫1.2万户。坚持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组织沈阳、大连、鞍山、盘锦等较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和经济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卫生扶贫。
  7、全面展开农村各项改革。在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辽西北地区要精心组织,全面展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建立“农民合作社”等有力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机制;研究粮食生产、转化、流通的途径和机制,制定具体规划和政策;逐步开展行政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对下要多予少取,多放少管,把各级政府真正建设成服务型政府。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辽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转变观念,多方筹资,民营参与,市场运作,加快建设。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是辽西北地区发展的命脉。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首位。要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现代旱地农业,努力提高农田灌溉的用水效率。重点建设锦凌水库、青山水库、阜新引白水源、朝阳阎王鼻子供水工程、西丰诚信水库引水及缺水城市的供水设施改造。加快流域整治,兴修库、塘、井、窑等小型蓄、引、提水工程,增加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建设饮水解困工程,改善农村饮水环境和饮水质量。重点保护白石水库和大凌河流域水源。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