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整项目建设时序。根据本次调整规划,“十五”电源建设规模为326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640万千瓦。2003—2005年计划新投产525万千瓦,其中水电283万千瓦,火电242万千瓦。关停小火电25万千瓦。新开工3000万千瓦,其中水电1990万千瓦,火电1010万千瓦。分年安排如下:
2003年投产福堂、宜宾电厂等10个大中型项目和一批小水电,新增装机80万千瓦。结转2002年在建项目265万千瓦;已新开工广安二期、瀑布沟等11个,共710万千瓦;力争再开工泸州一期、华蓥山扩建等项目,共290万千瓦。
2004年计划投产广安二期、青居等项目,新增装机160万千瓦。开工建设福溪一期、广安三期、亭子口等项目,共540万千瓦。
2005年计划投产江油燃煤、紫坪铺等项目,新增装机300万千瓦。开工溪洛渡、向家坝、锦屏一级、黄桶庄二期、万源扩建等项目,共1470万千瓦。
2003年至2005年,根据电源建设的进度,开工建设川电外送第二通道南充至万县的500千伏线路,华阳、德阳、雅安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二滩第四回500千伏线路及紫坪铺、广安、江油等大型电站的500千伏送出工程。完成县城电网改造工程50亿元投资。
(三)规划调整面临的突出问题。
1.市场平衡问题。经测算,2003—2005年我省在丰水期省内用电可以满足,尚有富余电量外送;枯水期仍将面临缺电,2003年缺200万千瓦,2004年缺100万千瓦左右,2005年缺50万千瓦左右。预计从2006年丰水期开始,四川将不再缺电,在满足外送250万千瓦的情况下,尚有富余电力100—200万千瓦;2007年—2010年可满足外送400万千瓦,并有200—400万千瓦以上的富余电力。
2.项目审批问题。目前,我省上报需要国家发改委审批“十五”后3年开工的大中型电源项目较多,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2006—2008年建设投产。为此,一方面要力争国家发改委对我省上报的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另一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拉开项目开工和投产的时间,有些项目可能延到“十一五”开工。
3.燃煤平衡问题。2010年,全省火电装机将由2002年614万千瓦增至1400万千瓦(已扣除应退役机组约200万千瓦),净增796万千瓦。需新增煤炭用量2000万吨,比2002年电厂用煤1700万吨翻了一番多,煤炭平衡难度大。其中,宜宾市在2007年前可能新增的无烟煤产量为555万吨,缺口100万吨。广安、达州两市到2007年可增加煤炭产量494万吨,缺口约100万吨。
三、实施调整规划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