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优生方面:
(1)开展婚前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教育,提倡婚前健康检查。对新婚夫妇提供“三优”咨询服务,避免近亲结婚。通过婚前检查,发现并避免一些不宜结婚或生育的隐性传染病或遗传疾患结婚或生育。
(2)提倡优生检测。有条件的地方,要运用先进医疗技术,如PCR优生检测仪、红外线治疗仪以至细胞遗传学染色体的检测等,对孕妇进行孕前的“四避四防”服务:即避免感染弓形虫,防止弱智、先天畸形、死胎、胎儿脑积液;避免感染风疹病毒,防止先天白内障、耳聋;避免感染巨细胞病毒,防止小儿畸形、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等;避免感染单纯疱疹病毒,防止婴儿出现小头、脑钙化、小眼球等,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3)深化生殖保健服务。积极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大力开展“三查、四治、五预防”活动:即查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查妇科疾病,查意外妊娠;治疗避孕节育并发症或后遗症;治疗青春期、婚恋期、经期常见病和多发病; 治疗孕期、产期、哺乳期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更年期老年期常见病和多发病。预防避孕节育负效应、并发症、后遗症;预防意外妊娠;预防早婚早育;预防遗传、生殖及性传播疾病;预防妇女、儿童身体和心理疾病。
(4)加强孕期保健。积极引导孕期妇女有针对性地补充铁剂、“福施福”或叶酸,避免孕妇因缺铁、缺碘、缺维生素,导致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同时,要做好围产期保健,注意孕后期常规的产前检查。
(5)实行住院分娩。接生保健人员要持证上岗,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母婴生命安全,避免新生儿窒息或产伤造成新生儿脑瘫、癫痫及智力低下等疾患的发生。
2.在优育方面:
(1)定期进行优育知识教育。以广播电视、 乡村人口学校为阵地,定期开展母乳喂养、幼儿护理保健等优育的专题宣传教育。
(2)强化预防接种。对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一次性注射器、定人员药品等预防措施。逐步将新的疫苗接种纳入常规免疫管理。卡介苗、麻疹、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等四种疫苗接种率,2010年巩固在95%以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城镇达95%以上,农村达90%以上。
(3)定期开展体检。建立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建档立卡,跟踪管理服务。
(4)建立专项服务窗口。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可设立“儿童门诊室”、“家庭健康服务室”等。同时,定期邀请名医开展孕(育)妇、婴幼儿健康咨询服务。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