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网。建成一个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基本覆盖全省重要空域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实现与国家和军队无线电监测联网操作和数据共享。整合频率资源,建设全省800M数字集群共网平台。建设国家级的无线电设备检测实验室和无线电监测站,争取加入国际无线电监测网。加强无线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推动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新型无线技术的应用。
(二)推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带动全局发展,全面提高我省信息化水平。
1.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在信息化过程中,加强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农业、能源交通、建筑业、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以全省山区信息化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网的建设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农业宏观决策系统、农业资源环境系统、防灾减灾管理系统和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按照建立现代农业的要求,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生产、科技、管理、加工、流通和农民素质教育等过程的信息支持和动态监测预警。
能源交通建筑业。提高能源、交通、建筑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能源管理的综合管理调度。建筑业领域的信息化主要是逐步推广建设工程项目的网上公开招投标,建立建筑市场信息化监管系统;做好智能大厦和智能化小区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推广和普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CAC)等。交通运输业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信息化带动交通现代化。建立以高速公路为基础的长途传输线路,提供收费、管理等数据传输通道。运用信息流优化物资流,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制造业。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关键。要在企业广泛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诊断、柔性制造技术和自动物料储运系统,在有条件的企业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业务流程重组(BPR)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应用,实现我省制造业的现代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全面改造制造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
2.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电子政务建设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整合、建设和完善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并完善全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信息系统。重点建设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保障、政法(含金盾)、金关、金税、金融监管(含金卡)、金财、金审、金农、金质、金水等12个重要业务系统,在平台上实现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重点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五个重要的政务信息库。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促进政务公开。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