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
(2002年12月8日齐齐哈尔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03年4月15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 为了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保证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促进廉政建设,根据
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预防单位)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四条 预防工作的重点是涉及国计民生重大事项的决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职务犯罪;司法、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工商、税务、金融、土地、交通、医药、卫生、教育等行政执法部门和行业以及重大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等重大事项的职务犯罪;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职务犯罪;群体性和智能化的职务犯罪以及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职务犯罪。
第五条 预防职务犯罪应当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专项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的原则,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实行综合治理。
第六条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保障预防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活动。
第七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交流、案件移送等制度,形成教育、管理、监督、惩治联动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第八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和措施:
(一)在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内控预防体系;
(二)针对重大事项开展专项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