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条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按照规范讲解。
第三十一条 旅游者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及其所提供的服务,自主选择服务类型或者服务项目;
(二)了解服务内容、项目、规格、费用等真实情况,并按照约定获得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
(三)因旅游经营者的过错导致旅游者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的,获得相应的赔偿;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和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二条 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法向旅游经营者要求赔偿,可以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之日起六十日内,向旅游经营者所在地、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侵权结果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三条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环境和旅游设施;
(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旅游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四)信守旅游合同。
第四章 边境旅游
第三十四条 申请经营边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报请审批,并在批准的旅游经营范围内进行旅游活动。
第三十五条 旅行社组织边境旅游,应当以团队的形式从国家指定的口岸整团出入境,并在与接壤国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旅游活动。
第三十六条 旅游团队的境外旅游活动应当在专职领队的组织下进行。
专职领队应当由旅行社委派,并经由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领队证。
第三十七条 旅行社对旅游地可能引起旅游者误解或者发生冲突的法律规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事宜,应当事先向旅游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