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严重、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普遍低下、人民生活质量不高等突出矛盾。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主线,把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作为根本目的。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十一)统筹推动相关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二十二)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努力增加人民收入。积极扶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援助创业项目论证,实施开业指导,设立创业发展资金,帮助创业融资。扶持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和吸纳下岗职工的企业发展。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人民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保护私人产权,维护社会公正,鼓励通过合法劳动致富,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建立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杜绝就业中的年龄和性别歧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二十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保障工作,“两个确保”和“低保”覆盖率保持在100%。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快城镇廉租房保障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结合农村扶贫政策和其他民政补贴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成重庆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现代管理。
  以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个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尽快消除绝对贫困并巩固扶贫成果。坚持实施开发式扶贫、智力扶贫、集团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坚持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地实施易地扶贫。
  (二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博物馆、体育中心、大剧院、大戏院、图书馆、电影城、会展中心、科技馆、国际医院、大学城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工程,促进城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扶持乡镇文化站、图书发行网点和农村广播电视设施的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八、集中抓好一大批重大项目,扎扎实实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