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低部分乙类药物个人自付比例,由10%降为5%以下;
(3)调整一次性使用的消耗性医用材料支付标准。
4.提高住院床位费的支付标准,将普通住院床位费标准由现在的20元/床日提高至30元/床日。
(三)尽快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水平。
争取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出台全市统筹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制度、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水平,降低参保人员尤其是年老多病参保人的个人负担。
(四)深化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建设。
抓紧完善《广州市医疗机构准入标准》和相关配套政策,为不同类型和体制的医疗机构制造公平、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逐步理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调整、充实医疗质量专家组成员和扩大工作范围,建立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医患争议处理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完善“病人选医生”、“医疗费用日清单制”、“医疗服务公示制”,接受病人和社会监督。
(五)注重发展社区医疗服务,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每条街道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区域过大或服务人口过多的,可按每1.5万人口或1-2公里半径区域下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居民区必须有配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在确定医疗保险定点范围、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标准等方面,采取向社区卫生服务倾斜的政策;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我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不断规范病人的就诊程序,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
(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1.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的力度,重点是建立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改善我市农村卫生条件,2003-2010年每年财政新增加卫生事业收入将主要用于农村卫生。今年安排用于社区卫生40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900万元;明年还将继续增加投入,推广“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改变群众的就医习惯,节约医疗资源。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让广大农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