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医疗资源配置仍不合理,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控机制还不完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虚高现象依然存在。
二、近年来我市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我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实施以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有效措施逐步加以改善,有的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制定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参保办法,解决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今年8月,市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颁布了《关于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的若干意见》(穗府办〔2003〕44号),提出了解决本市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若干政策措施。
(二)调整有关费用标准,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
1.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特定项目起付标准连续2年冻结在2001医保年度的起付标准上,实际降低了32%。
2.门诊特定项目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尿毒症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起付标准由原来患者每年支付1次调整为终身只需支付1次;恶性肿瘤门诊放疗、化疗期间的辅助治疗项目费用,每人每月给予550元的最高统筹支付金额。
3.自2003年7月1日起,参保人进行家庭病床治疗的,起付标准由原来按三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调整为按一级医院的标准执行。
4.自2003年8月1日起,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糖尿病纳入门诊特定项目范围,所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由统筹金支付限额为每人每月100元;目前,医保糖尿病人约1万人,因本项措施减少自付费用平均每人每年为1200元。
(三)改进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一是住院医保病人发生的自费项目费用,不再计入医院次均医疗费用定额结算标准范围;二是大、重病医保病人住院发生的超过上年度平均费用定额标准4倍以上部分费用,也不计入医院次均医疗费用定额结算标准范围;三是对部分病种(项目)如: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试行实行单病种结算。
(四)制定《广州区域卫生规划(2001-2005年)》,建设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根据《广州区域卫生规划(2001-2005年)》要求,我市正着手建立健全与城市社区建设及人民群众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生、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该系统网顶为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网底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2年底,已建成4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