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广州市人民政府办理发挥千年商都优势,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议案实施方案的决议的通知

  (二)发展双源商贸经济。
  1.大力发展内源性商贸经济。第一,加快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增强国有商贸经济的活力和稳定市场作用。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积极培育商业“航空母舰”和“单打冠军”。第二,大力发展商贸民营经济,提高商贸民营经济水平。树立全社会商业发展观念,建立商业项目库,通过网上、新闻发布、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形式,公布鼓励投资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商业的投资。支持民营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民营经济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支持民营经济以控股、参股、收购、兼并、重组、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开展资本运作。大力扶持商贸民营企业发展连锁、专卖、代理、配送、旅游、餐饮、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2.大力发展外源性商贸经济。努力提高商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利用外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和大型购物中心。吸引外资改造传统服务业,推动展览、拍卖、租赁、典当等服务业的升级发展。发展总部经济和国内外采购中心。加强与著名商业跨国公司联系,积极吸纳知名企业投资广州,引进10家以上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商贸集团。吸引跨国公司在广州设立区域总部和国际采购中心,吸引世界顶尖品牌企业来穗投资,发展国际商贸业。同时,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商贸企业“走出去”。抓住机遇,加大宣传推介CEPA的力度,加强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等机构合作,建立长线协调机制,组织互动的系列招商、考察、洽谈等活动,为两地企业寻觅合作商机。
  (三)科学规划“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商业格局。
  根据“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和“两个适宜”的发展方向及“内、中、外”圈层结构特点,拉开商业网点布局,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大商业格局。
  拓展“四线”商业带。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快速轨道和快速干道交通放射线,实施“东推进、西延伸、南跳跃、北培育”的商业网点拓展战略。东推进:依托东部产业带的快速发展向黄埔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市推进,发展为东部产业带和新城区服务的、充满现代活力和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东部商业带;西延伸:利用芳村区位优势,以现代物流业、商贸业、餐饮业、休闲旅游业等为重心,延伸商业发展脉络,打造连接和辐射邻近城市的西部商业带;南跳跃:充分利用地铁、轻轨和快速干道的建设优势,实施向番禺、广州新城、南沙等地的跳跃式发展,大力发展为现代新城区和临海产业区开发建设服务的南部商业带;北培育:依托国际新机场和“双快”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为大空港、大产业和新城区服务的国际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园区和零售服务商业功能区,科学规划北部各中心镇,培育和发展北部商业带。
  打造“三商圈”。以中心城区为内核按区域功能向外分三层展开,按照“内精、中厚、外强”的发展要求,形成空间定位准确,圈层分工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商业圈层结构。“内精”是移出不适宜在内圈层发展的业态,打造城市商业精品,提升商业层次,把内圈层发展成为凸显现代消费、高级商务及综合会展功能的核心大商圈;“中厚”是依托中圈层地缘优势,发展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园区和大型零售业态,使中圈层成为发挥“承内启外”作用、商业发展厚实、辐射功能强大的大商圈;“外强”是借助港口、机场、陆路交通网络,积极发展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园区和零售商业功能区,壮大外圈层商业实力,进一步扩大商贸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