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州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商贸流通业取得较大的成就,随着入世后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市商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竞争更趋激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商贸流通企业单体规模偏小。我市商业贸易总量一直居全国前列,但2002年全国连锁超市100强,我市仅有广百、新大新两家,分别排在第50和57位,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名列全国前茅的越来越少。第二,连锁业经营比例偏低。2002年全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低于全省平均17%、上海的30%,与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称。第三,商贸业规划相对滞后。由于规划的导向、规范作用发挥不够理想,造成商贸发展的前瞻性不够强,布局不尽合理。第四,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交通管制与商品流通的矛盾有待于缓解,保护商业“老字号”的政策措施有待于完善和落实。
三、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大都市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线,以商业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发展广州商团为重点,以现代流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引入现代商业管理理念,建设岭南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加快新区商业发展,打造现代化的商业功能区、圈、带,形成层次分明、分布合理的商业网点体系,努力建设现代化大商都。为此,确定近五年的商业发展对策为:建设一个中心,发展双源商贸经济,科学规划商业布局,实施五大策略,突出发展六种现代流通方式。即:努力建设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商贸中心,发展内源性和外源性双源商贸经济,科学规划“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商业格局,实施品牌、科技、文化、绿色和诚信兴商五大策略,突出发展连锁经营、中高级批发市场、现代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物流业和会展业等六种现代流通方式。争取2007年实现如下目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66亿元,年均增长9.6%;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达6270亿元,年均增长11.4%;连锁商业销售额达772亿元,年均增长34.1%,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
四、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主要对策
(一)努力建设现代化商贸中心。大力发展广州商团,突出发展连锁经营、中高级批发市场、现代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物流业和会展业六种现代流通方式,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业“东推进、西延伸、南跳跃、北培育”工作,加快发展咨询、信息、广告、认证、评估、拍卖和典当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中介服务机构走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路子。建设市内外营销网络,推销世界各地名牌产品,培育“购物天堂”,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广州旅游、购物、餐饮及其他消费,更好地发挥我市商贸中心的聚集作用。推进中高级批发市场建设,吸引大珠三角、全省和华南地区的商品购销,增强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积极主动与各地经协机构、商会、企业联系,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商贸企业到国内外投资,加强与大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商贸交流,加强与华南地区和东南亚的贸易往来,增强广州现代流通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商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