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大做强广州商贸流通业的基础和条件
(一)广州享有千年商都的优势。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历史上籍地理优势开辟通商口岸,继而发展成为中国的著名商都。自秦汉起,广州就成为繁华的商都,两汉时期又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唐代的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第一大港,也是世界贸易大港。唐宋元明时期,广州的国际通商贸易由民间不断自发成型到纳入政府管辖。清朝康雍乾时期,广州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广州“十三行”在鸦片战争之前独揽中国外贸近百年。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的贸易通商口岸,从未关闭,历经千余年而不衰,在世界上曾经有过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广州是全国唯一的出口商品交易会所在地。改革开放后,广州在全国率先放开商品市场和商品价格,商业购物中心随着城市发展而转移,形成新、旧城区轴线和珠江滨水带中心商业区。广州商贸业一贯以海纳百川的大度,凝聚“人气”,营造外江商家纷至沓来、本地新秀百家争鸣的氛围,稳固确立华南地区商业中心的地位,有着发展现代化大商都、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国内许多城市无法与之比拟的。
(二)商品市场体系比较成熟。目前广州现代流通业以市场为依托,以商业区、专业街为主线,与全市星罗棋布的商业网点联结,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资等不同所有制商业企业的活力竞相迸发,要素市场比较发达,构筑较为完整的商贸业市场网络和不同层次的现代商贸业中心。2002年,我市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66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70.6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绝对值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居第三位,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7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5%。餐饮零售额达265.98亿元,同比增长10.86%;其中餐饮零售额、人均购买力等指标近几年均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网点达19.6万个,从业人员66.62万人。
(三)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显现。近几年来,我市不断改善城市环境,特别是加快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创造人流、物流、资金流快速流动的良好条件,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广州面临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业的历史机遇,涌现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2002年,超1亿元的批发市场有95个,比上年增加16个,全年成交额为409.56亿元,比上年增长30.85%。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代理商、经销商、批发商来广州设立销售基地,国内外名店、名牌也纷纷落户广州,开设专卖店和专业连锁店,万客隆、吉之岛、百老汇和家乐福等跨国商业集团也看好广州市场,陆续“抢滩登陆”,初步形成了万商云集的良好局面。
(四)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加快发展。2002年我市连锁经营业得到较快发展,出现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连锁经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连锁企业嫁接改造分散小型的连锁企业,拓展社区商业,7-11、OK等连锁便利店总数已超过100家。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不断推进。广州美博城、广州(狮岭)皮具数码城等均成为全国行业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专业批发市场。广州花卉博览园建成交易(拍卖)中心,广州国际玩具中心的建设正在顺利推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经过整治、改造和建设,品位提升,更具特色,有效地促进休闲消费市场发展。以宝供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全程物流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步入良性快速发展阶段。宝供物流集团去年被定为中国第二个物流示范基地,显现了第三方物流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