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计委关于我市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的通知

  3.搞好粪便处理工作。目前,我市仅有的白沙河粪便处理厂日处理300吨的粪便,每天承担600-700吨粪便经隔渣处理后用管道将污水输送到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行终处理。随着我市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因原设计处理工艺的限制,处理能力已超负荷,难承担再增处理量。为尽快解决我市粪便处理设施滞后的问题,根据《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和我市粪便处理的实际需要,按照合理布点、工艺先进、安全环保、科学经济、立足长远的原则,计划在黄埔区、番禺区地域各新建一座日处理500吨粪便的标准粪便处理厂。目前,此项工作正处于各部门的协调当中。
  (四)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但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2.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还存在一个跨区域的行政协调问题。
  九、农村饮水工程(苏泽群副市长分管,市计委、农业局、爱卫办负责)
  (一)层层落实农村通水工作任务。市政府与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签订了农村通水责任状,各区、县级市政府又分别与属下的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签订了责任状,确保农村通水工作事事有人管,村村有落实。
  (二)落实建设资金。实现我市农村全面通水预计需投入资金75006.6万元,其中今年行政村通水投入31698万元,2004-2007年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投入43308.6万元。市政府计划安排补助资金9316.55万元,其中今年行政村通水安排3510万元(已全部下达),2004-2007年100人以上自然村安排5806.55万元。其余资金由各区(县级市)、镇财政和村集体筹集解决。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目前尚未通水的地方均是比较偏远和贫穷的地区,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对农村通水工程尚存在一定的偏见,一是觉得此举是供水部门为了多收钱,二是怕交不起水费,三是习惯了使用单家独户的井水,不愿意改变。这给农村通水工作增加了难度。
  2.农村通水的资金严重不足。目前广州市的农村通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镇以上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村一级的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应负担的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到位,这给各级政府财政造成不小的压力。
  十、城乡防灾减灾工程(苏泽群副市长分管)
  (一)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市水利局、计委负责)。
  目前,广州市初步建立了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具备了防御中等洪水、风暴潮灾害的能力。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接近100年一遇;广州市主城区珠江河段部分堤防达到200年一遇,其余堤防一般为5~10年一遇;白云区珠江河段堤防的防洪能力为5~20年一遇;流溪河、增江干流堤防的防洪能力一般约为20年一遇;番禺区江河堤防的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番禺区海堤的防风暴潮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可抗御10级台风。广州市4.23万公顷农田达到10年一遇除涝标准,占原有易涝面积(5.74万公顷)的73.62%。
  (二)加快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建设(市水利局、计委负责)。
  目前,全市共建成蓄水工程1322宗(其中大型水库1宗,中型水库15宗),总库容11.16亿立方米,总有效灌溉面积3.235万公顷。水闸916宗(其中大型水闸7宗,中型水闸60宗),一般情况下,可满足正常的排灌需要。机电排灌站10316宗,总装机15.15万千瓦;形成以电排为主,闸泵结合的治涝局面。江海堤围325宗1832千米(其中万人以上堤围30宗881千米),捍卫耕地面积9.893万公顷,人口443.26万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