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氢气和氦气充灌的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以下简称气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
GB 12158-19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T 15463-1995 静电安全术语
GB 50177-1993 氢氧站设计规范
3.充灌氢气球安全技术要求
3.1 充灌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充灌前应穿上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或导电鞋,戴布质工作帽。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禁止在防静电服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属物品。防静电服内的内衣裤不宜穿化纤织品,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更换衣物。
3.2 充灌现场应远离汽车加油加气站、液化石油气站、架空输油输气管道等易燃易爆场所。充灌现场上空应为净空,无架空电力线、电车线等导电线缆,应与高大建筑物、树木等保持安全距离。充灌场地选定后应用围栏将作业区包围,并悬挂禁火标志牌。单球充灌作业区半径不应小于10m,多球充灌作业区半径不应小于20m,作业区周边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作业区内禁止穿行。禁止在建筑物内充灌气球。
3.3 充灌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应在场地地面上泼水,使现场保持湿润。充灌前如有雷暴发生或四级以上的大风应推迟作业时间,充灌时如遇雷暴或四级以上大风应立即停止作业。
3.4 禁止使用水电解制氢设备或苛性钠制氢设备在现场充灌气球,禁止使用不符合压力容器标准的氢气瓶。
3.5 氢气瓶从运输车辆上装卸时应轻举轻放,防止碰撞产生火花。充灌气球时禁止装卸气瓶和移动车辆。移动气瓶时应使瓶底着地,不应利用防撞垫滚动。
3.6 作业现场的车辆主体金属物、气瓶和充气导管必须使用软编织铜带或多股铜导线和钢地纤电气连接接地,编织铜带或多股铜线截面不应小于50m㎡。当现场地面为水泥地不易插入时,可将编织铜带或多股铜线平铺在地面,用湿布覆盖接地。
3.7 作业工具除接地钢纤可使用钢材外,其它工具如锤子、扳手等均应使用熟铜制品,防止摔落或碰撞时产生火花。
3.8 充气导管应使用紫铜管或外层有编织铜网的橡胶管。铜管或橡胶管的铜网层应与减压阀和气瓶一起连接并妥善接地。
3.9 氢气瓶安装减压阀后方可使用,禁止用氢气瓶瓶口直接充灌,禁止两瓶或两瓶以上同时对同一气球充灌。减压阀的最大输出压力不得大于0.2mpa。在安装后应检查各连接处无泄漏后方可充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