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村内街道、停车场、接待站等公共场所洁净,无乱堆乱放、无牲畜粪便、无泥潭水坑。
(4)设置封闭式垃圾箱(池),做到垃圾不暴露;垃圾日清、日净、日消毒,防止蚊蝇滋生。
(5)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有条件的地方安装脚踏式冲水装置),做到及时清扫、无异味、无蚊蝇、无污痕;门把手和冲水把手及时消毒。
5.开展宣传培训。
对民俗旅游村工作人员和民俗旅游接待户进行预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采取专项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宣传和培训覆盖面达到100%。
6.民俗旅游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旅游接待情况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坚持日常巡视。
二、民俗旅游接待户
1.民俗接待旅游户服从隶属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预防和接待工作。
2.实行来客接待登记制度。接待人员对每位旅游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体健康状况、来自何处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3.接待人员身体健康。
(1)民俗旅游接待户家庭成员持有健康合格证。
(2)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3)从事旅游接待工作时衣着整齐洁净。
4.庭院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地面无痰迹、无家畜粪便;院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确保垃圾不外露,做到垃圾日清、日净;庭院定期消毒。
5.客厅、卧室、浴室做到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设有驱蚊蝇设施;家用和客用生活用品做到严格区分不混用;茶具、被褥、毛巾、水池、面盆等用品,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床、桌椅、衣柜(架)、电话、空调、各类电器等用品,做到定时清洗消毒。
6.厨房生熟食品容器和生熟刀具案板分开使用,冰箱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做到餐具一客一消毒(物理或化学消毒,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餐具消毒柜);厨房上下水管道通畅,门窗设置防蝇帘;设置专用泔水桶并及时倾倒。每天全面消毒一次。
7.不烹制、食用野生动物和未经过卫生检疫的肉食品,保证冷荤食品新鲜干净无污染,保证野菜、菌类无毒副作用。
8.为就餐者提供流动水洗手,提供肥皂、一次性消毒纸巾;要大力推行分餐制,并提供公用勺、筷。
9.设置水冲式厕所(有条件的地方安装脚踏式冲水装置),做到及时清扫、无异味、无蚊蝇、无污痕;门把手和冲水把手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