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社区管理软件和社区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以提高街道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整合各业务部门下发的业务系统,加快推广由市统一开发并免费下发使用的社区管理软件和社区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各区、县级市信息中心要与市信息中心一起负责推广的实施工作。市信息办将与各业务部门协调,共同做好下发的业务系统与社区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的接口,确保在街道只用一套社区管理软件满足所有业务系统需求,从而减轻街道工作的负担。到2004年年底,10个区80%以上的街道要安装该软件并完成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录入工作,2个县级市完成30%以上,2005年基本完成。
(二)鼓励更多的社区服务项目在综合应用平台上集成。各区、县级市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各部门将更多的社区新服务项目上网,扩大应用范围。今后下发的社区软件,应与现有软件和平台衔接。
(三)提供更完善、更多样化的服务。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服务形式,市民不仅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城市多媒体终端、移动电话(或固定电话)和社区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办理业务,享受各种各样的免费或有偿服务。业务办理方式多样化,可以网上定制,也可以预约上门等等。
五、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电子政务的动力和源泉。它将带来新的商机,创造新的服务岗位,有利于解决社区就业问题。各区、县级市政府应积极把握机会,加以引导,要认真落实《
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采取鼓励措施,推进电子商务及相关电子技术、电子交易方式的发展和体制创新”的要求。
(一)以现有电子商务成功经验为指导。总结现在运行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呼叫系统、拍卖系统、多媒体终端建设和应用的经验,结合社区特点加以推广。
(二)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本社区的电子商务业务扩大规模。通过服务项目互补、整合服务链、建立配送体系等手段推动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壮大本地区的电子商务力量,提供更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三)开拓社区信息化服务网点。市、区信息中心要协调一致,推进在社区服务中心布设多媒体终端,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资源服务点。
六、建立培训推广体系
信息化应用重在推广,形成规模。培训先行,是信息化推进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