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
全面贯彻《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鼓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培养紧缺人才。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公派留学办法,逐步扩大选派规模,提高针对性和效益。发展和规范教育服务市场和自费留学中介机构。积极吸引来华留学,推动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在内的国际教育服务。
四、重点工程
实现新时期教育发展奋斗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全省教育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实施教育重点工程。要在继续实施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新世纪10项教育重点工程”的同时,从2003年起启动“教育发展创新5项工程”:
(一)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继续把“普九”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规范学校管理,控制学生流失,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到2007年,基本完成“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的过渡,小学全部实行6周岁入学,实现完全、规范的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地区基本取消三级复式及7人以下小学和两轨以下初中学校;城市、县镇通过新建、扩建学校,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基本解决学生入学难、班容量过大的问题,促使义务教育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从2003年起,全省三种不同类型地区义务教育工作重点是:未“普九”的11个县抓好“普九”攻坚,于2005年前全部实现“普九”;占全省人口58%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集中抓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到2007年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师资水平明显提高,薄弱学校基本消除,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占全省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7年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化发展,薄弱学校及大班容量得到消除,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高中阶段示范学校建设工程
积极调整现有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到2007年,建成市(地)级示范普通高中150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100所,力争有20-30所学校成为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每个县(市、区)建成1所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市(地)办好2-5所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全省建设好80所国家级和省部级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示范性学校建设,带动一批基础较好的学校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