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
发展步伐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
(晋政发[2003]23号)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以综合实力更强、质量更高、发展更均衡的教育事业作为支撑。今后五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全省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基础,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今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基本方针,巩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持续保持教育稳定,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强教育为山西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
二、总体目标
今后五年乃至2010、2020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努力,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有较大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明显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社区教育体系初步完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一个层次合理、结构优化、灵活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与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全省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消除文盲;绝大多数城乡儿童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更好地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网络更加完善;高等教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若干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一个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彼此衔接,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善,建立起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