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经济走廊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65%以上;扩大农村地区3岁前儿童的受教育面,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逐步发展3岁前儿童教育;80%的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0%以上;扩大农村地区3岁前儿童受教育面,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大多数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
二、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一)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市政府负责统筹制定全市的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市幼儿教育工作,积极扶持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的幼儿教育工作,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幼儿园网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确保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享有均等的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城市街道办事处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计划,负责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庭幼儿教育,提供活动场所和设备、设施,筹措经费,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服务。乡(镇)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保证乡、村幼儿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待遇的落实。村民委员会要在加快幼儿教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办好村幼儿班,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各级人民政府都有维护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指导家庭幼儿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行政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幼儿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地方幼儿教育的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培养、培训和管理幼儿园园长、教师;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幼儿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实行幼儿园等级管理;与妇联、卫生部门合作,共同开展0-6岁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拟订有关幼儿园卫生保健方面的规章制度;监督和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业务工作;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对幼儿园保健队伍的建设进行规划,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资格审定;负责对0-6岁儿童家长进行儿童卫生保健、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指导。
市物价局根据市教委提出的收费意见,会同市财政局根据“按质定级,优质优价”的原则,按照生均培养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和幼儿园等级,提出幼儿园最高和最低收费标准的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