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到200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在全省培育50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力争60%示范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0%。机械制造行业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70%,产品数据管理(PDM)应用率达到40%;流程工业中的示范企业初步实现管控一体化,生产过程主要环节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控制。二是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培育5个优势制造业产业基地。以建设网络化技术支撑平台、应用异地设计制造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建立动态技术联盟为重点,提高胶东半岛汽车及交通运输装备、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轻工、化学工业等优势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整体提高我省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开发3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控制(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等应用软件系统产品,培育10家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十五”末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的软件、服务产业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四是重点培育10家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咨询、培训、监理、服务的骨干机构,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中介服务网络。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信息化建设,创建一批示范企业群,培育优势产业制造基地。在示范市、示范县(区)、示范行业、示范企业4个层面上开展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资源计划(ERP)、集散控制系统(DCS)、物流及电子商务等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等国家和省级示范市突出抓重点示范县(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以产业链、增值链为纽带,创建优势产业制造基地。其他市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培育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作为工作重点。
  以机械装备、造纸轻工、医药化工、纺织化纤、建材、家电等支柱行业为重点,选择龙头企业,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有重点地推进信息技术集成,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研究开发和生产装备的总体水平。支持离散行业推广应用大批量定制的管理技术和开发工具,支持流程工业推广现场实时控制、综合自动化优化控制平台的推广应用,实现高质、低耗、绿色、高效生产。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中开展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等技术的应用示范,逐步建立起敏捷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相结合的网络化制造系统,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奠定基础。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控制(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成熟单元技术,实现企业产品设计数字化和产品数据管理数字化。有针对性地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强指导,开展大型应用软件的租赁服务,提高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发挥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外资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与内资企业的交流、合作,消化吸收先进的管理、生产模式,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