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
(云政发[2003]137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加速推进我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争取用5至10年时间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支撑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一)面临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省积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广泛、深入、持久地掀起兴水利、治水害、保水土的治水高潮,成效十分显著。5年来,全省完成水利和地方水电投资225亿元,增加水利工程蓄水库容16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94亿立方米,解决了477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了48个初级电气化县和1个电气化州,为全省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省水利发展与改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效率低,节约和保护意识差,治水观念和水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防御洪涝灾害和改善水环境的形势更加严峻。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水利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治水思路,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步伐。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新时期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前提,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为保障,加快建设水资源开发、防洪保安、供水安全、水资源保护、农村水利和农村水电“六大工程”,逐步构建城乡供水、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水管理、水利法规和水利投入保障“六大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目标任务。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与小康社会相匹配的水利基础设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