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局、深圳市住宅局、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通知

  4.2.2 夏季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构成了空调负荷的主要部分,设置外遮阳是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的一个有效措施。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与射到没有任何遮挡措施窗口的太阳辐射之比称为外窗的太阳辐射透过率。采取遮阳等措施,降低夏季外窗的辐射透过率,不但可大幅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还可以明显改善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质量。现场实测表明,有效的遮阳,可使室内空气最高温度降低1.4℃,平均温度降低0.7℃;使室内各表面温度下降1.2℃,从而延长采用自然通风的时间,减少使用空调的时间,获得节能效果。模拟计算表明,空调耗电量节能率都比相同外围护结构条件下仅夏季采取外遮阳一项措施,就可以获得26%以上的节能率。因此,窗户外遮阳是深圳居住建筑节能的最主要的技术措施。冬季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可以减小采暖负荷,所以设置活动式外遮阳是比较合理的。外窗夏季的辐射透过率不大于0.3,再辅以墙体隔热和提高空调设备能效比等措施,能够达到节能50%的要求。
  常用遮阳设施的太阳辐射热透过率可参见下表:

  表1          常用遮阳设施的太阳辐射透过率

┏━━━━━━━━━━┯━━━━━━━━━━┯━━━━━━━━━━━━━━━━━┓
┃    外窗类型  │     窗帘内遮阳 │      活动外遮阳      ┃
┠──────────┼─────┬────┼──────┬──────────┨
┃          │浅色较紧密│浅色紧密│铝制百叶卷帘│ 金属或木制百叶卷帘 ┃
┃          │织物   │织物  │(浅色)  │(浅色)      ┃
┠──────────┼─────┼────┼──────┼──────────┨
┃单层普通玻璃窗:  │     │    │      │          ┃
┃3-6mm厚玻璃    │   0.45 │  0.35│  0.09  │    0.12    ┃
┠──────────┼─────┼────┼──────┼──────────┨
┃单框双层普通玻璃窗:│     │    │      │          ┃
┃3+3mm厚玻璃     │   0.42 │  0.35│  0.09  │    0.13    ┃
┃6+6mm厚玻璃     │   0.42 │  0.35│  0.13  │    0.15    ┃
┗━━━━━━━━━━┷━━━━━┷━━━━┷━━━━━━┷━━━━━━━━━━┛

  在建筑外窗设置遮阳,应与其它节能措施结合起来,不应影响其它节能措施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
  当窗玻璃的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率小于等于0.3时可不采用外窗遮阳。但要考虑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改善室内热环境,窗玻璃的冬季太阳辐射透过率应尽可能得地大。这就意味着窗玻璃的太阳辐射透过率应可按季节进行调整。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的太阳辐射透过率可以低到0.3,这时不需再设遮阳。但是低辐射玻璃同时也阻挡了冬季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不利于冬季太阳能采暖利用,从全年看,节能效果不及活动外遮阳,并且对室内的自然采光有负面影响。
  4.2.3 自然通风时,在通风窗口设置遮阳有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可以降低窗口辐射温度和室内各表面温度,从而降低全天的室内平均辐射温度;二是遮阳体将自己本身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转移给进风气流,会引起白天室温上升;再者,若遮阳设施夜间仍挡在窗口,会影响夜间降温的通风量和室内通过窗口向夜空长波辐射散热,使夜间室内温度下降较慢。因此,遮阳设施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应小,夜间应离开窗口。
  冬天,太阳辐射热是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一个有利因素,应充分利用,因此应避免外窗的遮阳对太阳辐射的阻碍。采用活动外遮阳,冬季时将其移离窗口,是比较有效的节能措施。
  4.2.4 实测表明:在深圳,通过开窗进行自然通风时,采用布帘、百叶等轻质量悬挂的活动遮阳措施来降温,效果并不显著。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深圳市室外风速高,常把遮阳吹开,太阳辐射仍进入室内。同时,大量室外空气涌入室内,形成穿堂风,使室内、外气温相近。因此在外窗开启的情况下,利用遮阳的方法改善深圳市的室内热环境,应使遮阳设施能稳定地固定在窗口,不能被风吹开,同时又不能影响室内通风。
  4.2.5 外墙投向附近外窗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会增加透过外窗的辐射热,恶化室内热环境,应避免这种情况。东、西、东北、西北向外墙受日照较多,表面温度较高,辐射较强,宜采用绿化遮阳隔热措施,降低其外表面温度,减弱其反射和辐射强度。

4.3 围护结构性能要求

  4.3.1 为了保证空调时居住建筑的换气次数得以控制,要求外窗及阳台门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86)规定的Ⅲ级所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在1.5~2.5立方米之间;Ⅱ级所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在0.5~1.5立方米之间。
  4.3.2 大量的动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一般的居住建筑,在窗户太阳辐射透过率≤0.3的前提下,当外窗、墙和屋顶等的热工性能满足表4.3.2的规定时,此类量大面广的居住建筑空调年耗电量能满足节能50%的要求,对这些建筑无需再用动态方法进行计算。
  规定热惰性指标是考虑了深圳市夏季外围护结构严重地受到不稳定温度波作用,只采用传热系数这个指标不能全面地评价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传热系数只是描述围护结构传热能力的一个性能参数,是在稳态传热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的评价指标。在非稳态传热的条件下,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除了用传热系数这个参数之外,还应该用抵抗温度波和热流波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传播能力的热惰性指标D来评价。
  当外墙和屋顶采用含有轻质的绝热材料的复合结构时,会出现热惰性指标值很低的情况。这样,在夏季不开启空调机的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外墙的内表面最高计算温度有可能高于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并提高空调时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在表4.3.2中,,规定了屋顶和外墙的热惰性指标不应低于3.0。
  但是,不是所有的采用含有轻质的绝热材料的复合结构的外墙和屋顶都能满足热惰性指标值高于3.0的,出现这种情况时,屋顶和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按照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规定进行核算。《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关于屋顶和外墙的内表面温度的规定是最低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要求。
  PVC塑料和铝合金单框双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可满足规定的4.7W/(㎡.K)。使用双层玻璃窗是一种发展的方向,是深圳市节能居住建筑兼顾通透明亮、节能、放宽窗墙面积比、提高外窗热工性能的主要技术途径。因为外窗是围护结构各部分中热工性能最差的部分,提高外窗的热工性能,常常是大幅度提高整个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捷径。另外,提高外窗的热工性能的节能投资回收期也是较短的。
  采用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外墙的传热系数,考虑了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夏季空调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小于标准的要求,不致不至于造成建筑耗冷量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和DOE-2程序能耗分析的结果,在深圳市当改变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时,随着K值的减小,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按线性规律变化,当屋面K值降为1.0W/(㎡.K),外墙平均K值降为1.5W/㎡.K)时,再减小K值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已不太明显。因此,本规范考虑到以上因素和降低围护结构的K值所增加的建筑造价,认为屋面K值定为1.0W/(㎡.K),外墙K值为1.5W/(㎡.K),在目前情况下对整个深圳市都是比较适合的。
  本规范对墙体和屋顶传热系数的要求是不太高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深圳市建筑节能的重点在自然通风和外窗遮阳上,这两项措施的节能效果远高于改善墙体和屋顶的热工性能。但在技术、经济许可的条件下,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例如采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墙体外保温),进一步降低墙体的K值,只要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即可,造价不会成比例增加,所以进一步降低K值是可行的,也是经济的。屋顶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屋顶的保温层,保温层适当增厚,不会大幅度增加屋面的总造价,而屋面的K值则会明显降低,也是经济合理的。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比较长,从长远来看,应鼓励围护结构采用较高档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热工性能指标突破本规范的规定。深圳市经济比较发达,也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得比较早的地区,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
  本规范对楼板和分户墙提出了保温性能的要求。这是因为在深圳市,是否开启空调设备是居民的个人行为,如果相邻的住户不采用空调,而楼板和分户墙的保温性能又太差,则开启空调设备的住户的室内能量会大量通过楼板和分户墙损失掉。在楼板和分户墙上采取一些措施,达到表4.3.2的要求是不困难的,而且增加造价不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