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局、深圳市住宅局、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通知

  居住建筑节能50%的具体含义是:以未实施节能规范之前,深圳居住建筑为达到规定的室内热环境水平,空调所消耗的能源为基础能耗;实施节能规范后,符合节能规范的居住建筑,达到同样规定的室内热环境水平,空调所消耗的能源只有基础能耗的50%。
  通过用DOE-2软件对深圳市的代表性居住建筑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要达到3.0.1 ~3.0.4条规定的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水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全年空调(不包含冬季采暖)所消耗的电能为48.89~55.61kWh/㎡,平均为52.49kWh/㎡,这即是深圳居住建筑的基础能耗。按节能50%的目标,实施节能规范后,深圳居住建筑的空调年耗电量应控制在26.3kWh/㎡(建筑面积)左右。
  1.0.5 本规范对居住建筑的有关建筑、热工、通风和空调设计中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应该控制的能耗指标做出了规定,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方标准《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但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节能规定。所以,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用符号qc表示,单位为W/㎡。如果用稳态的方法计算,qc是一个固定的值。本规范采用的是动态计算方法,所以不同时间的建筑物耗冷量指标是变化的。为了使用上的方便,这里的建筑物耗冷量指标是将建筑物在一年中最热月份一个月的耗冷量(kWh)除以该月的小时数和建筑面积所获得的值。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将建筑耗冷量指标乘以一个月的小时数和建筑面积,再除以所用空调设备的最热月平均能效比,就可以得出该建筑物最热月份的空调耗电量。
  2.0.2 为了将夏季卧室和起居室的空气温度控制在设计指标26℃并保持每小时1.5次的通风换气。
  2.0.3 空调设备能效比(EER)是表征空调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能效比受工况影响,额定工况下的能效比称为额定能效比。能效比越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实际使用中,受客观条件影响,设备实际的能效比有可能不等于额定能效比。
  2.0.4 热惰性指标D是表征围护结构抵抗热流波和温度波在材料层中传播的一个无量纲数,其值等于各材料层热阻与其蓄热系数的乘积之和,即D=SR.S,R为围护结构材料层的热阻,S为对应材料层的蓄热系数。
  2.0.5 对建筑物进行全年动态能量模拟分析时,要输入气象资料。一般应用典型气象年、能量计算气象年(Weather Year for Energy Calculations WYEC)等。本规范采用典型气象年进行分析计算。
  2.0.6 由于室内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室内空气会逐渐污浊,室内空气品质变差,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即达不到为保证人员健康等而规定的室内空气品质要求。因此必须进行通风换气,随时补充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以使室内空气品质达到要求。
  2.0.7 利用建筑不同墙面处的风压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自然通风方式,由于其通常是从住宅的一侧流入,穿过住宅后从另一侧流出,故称为穿堂风。利用穿堂通风,可有效地避免单侧通风中出现的进排气流掺混、短路、进气气流不能充分深入房间内部等缺点。
  穿堂通风主要靠风压作用,热压很难在住宅中形成穿堂通风。如果室外风力弱,尽管建筑上创造了条件,仍不能形成穿堂通风。同时,穿堂通风要取得好效果,除室外风要有一定强度外,主要房间的外门窗应进风,次要房间(厨、卫等)的外窗应排风。
  2.0.8 同一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上,如果有两个风压值不同的窗孔,空气动力系数大的窗孔将会进风,空气动力系数小的窗孔将会排风。
  2.0.9 体型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体型系数越大,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大,能耗越高。从建筑节能的角度看,理应尽量减小体型系数。但是,体型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它和建筑造型、平面布局、功能划分、采光通风等若干方面也有密切关系。体型系数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建筑造型难以丰富多彩,平面布局困难,功能划分难以合理,要损害建筑的使用功能。对于深圳市而言,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好自然通风和降低夏季建筑外窗的辐射透过率,体型系数过小必定会影响采光和自然通风,因此深圳市不宜限制体型系数。
  2.0.10 太阳辐射是地球接受到的一种自然能源,是地球的基本热源,也是决定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2 10太阳辐射是地球接受到的一种自然能源,是地球的基本热源,也是决定地球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3~2.0.14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主要在0.3~3μm的范围内,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波长为0.3~0.4μm的从紫外光、波长为0.4~0.7μm的可见光到和波长为0.7~3.0μm的红外光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升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电磁波而冷却。地面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地面温度较低而较长,波长主要在3~120μm的范围内,属远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地面的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地面本身的温度。由于辐射能力随辐射体温度的增高而增强,所以,白天地面温度较高,地面辐射较强;夜间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较弱。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因此,大气,尤其是对流层中的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湿温。
  2.0.17 PMV值是丹麦的范格尔(P.O.Fanger)教授提出的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的平均。PMV=0时意味着室内热环境为最佳热舒适状态。ISO7730的推荐值为PMV 值在=-0.5~+0.5之间。

                  PMV热感觉标尺

┏━━━━━━┯━━━━┯━━━━┯━━━━┯━━━━━┯━━━━┯━━━━┯━━━━━┓
┃  热感觉  │ 寒冷 │  冷  │ 微冷 │  适中  │ 微热 │  热  │  酷热  ┃
┠──────┼────┼────┼────┼─────┼────┼────┼─────┨
┃  PMV值  │ -3  │  -2 │  -1 │  0   │  +1  │  +2  │  +3  ┃
┗━━━━━━┷━━━━┷━━━━┷━━━━┷━━━━━┷━━━━┷━━━━┷━━━━━┛

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3.0.1 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能,是本规范的两大基本目标,因此单列一章确定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的高低,对建筑、建筑供配电和空调设备的投资、能耗、运行费用都有显著的影响,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与能源的支撑及及个人承受能力。在确定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时,须考虑到整个深圳市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个体存在的差异。故按不同程度,确定热舒适水平和可居住水平两个等级的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
  热舒适水平是指:使居住者在室内既不感到热,也不感到冷的舒适状态的热环境质量水平。可居住水平是指:居住者在室内感到热或冷,但尚可在室内正常生活(睡眠、学习、家务劳动等)。
  由于深圳市地处东南沿海,夏热冬暖,冬季大部分时间内气温在10℃以上,冬季日照率为35%,基本不用采暖,其建筑节能的重点是提高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和降低空调能耗。因此,本规范中只规定了夏季的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
  3.0.2 影响热感觉有6个指标:干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及衣着。前4个是热环境因素,后2个是人为因素。国际标准ISO7730以丹麦范格尔(P.O.Fanger)教授的热舒适方程为理论基础,将上述6个因素综合为PMV,再将PMV与不满意率(PPD)联系,形成PMV-PPD热环境质量指标体系。ISO7730推荐的热环境质量指标为PMV=-0.5~+0.5,对应不满意率PPD≤10%。PMV是由热感受6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合理组合综合考虑这6个因素,可在保证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采用PMV-PPD指标有两个好处,一是拓宽了节能的途径;二是便于和国际接轨。PMV-PPD值可用热舒适仪直接测得,也可用热舒适方程计算。ISO7730给出了计算PMV-PPD的热舒适方程,我国的暖通空调设计手册也采用了这个热舒适方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