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的通知

  我省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均衡的小康,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活;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企业投融资能力低,民间投资规模小,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资源型城市和地区主导产业衰退、资源枯竭和接续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相当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下岗职工多,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从国内环境看,全国新一轮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东部地区凭借优势,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经济中心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快发展,势头迅猛。我省作为中部地区省份,慢进则退,形势逼人。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省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俄罗斯经济走上增长轨道,为我省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为我省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工作经验,以及特有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为我省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刚从温饱进入小康阶段,经济发展仍处于快速扩张时期,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盼发展、奔小康的积极性、创造性日益高涨。
  二、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从省情出发,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改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
  从现在起,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上分为前八年和后十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八年):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新的倍增,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二阶段(后十年):要使我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成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省份之一。
  2003—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十五”后三年年均增长10%以上,2008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40美元。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和企业群体,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54:38;非国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增加到60%以上;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880元和4130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5平方米和18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1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入学率提高到23%;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80%。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总人口控制在3950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7.3%;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提高到10%;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接续和替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完善。依法治省方略得到认真贯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及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制比较完善,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社会秩序良好。
  2011—2020年远景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在2017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202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4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6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49:45,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0元和80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2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大学入学率达到3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岁;森林覆盖率达到51.5%;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达到12%;城镇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大庆等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