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态经济、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和特色经济。做到“一人一片林、一人一亩药、一人一头猪、一家一个沼气池”,形成“山上造林、林下种药、路边种竹、水上养鹅、网箱养鱼”的立体生产格局。要进一步搞活流通渠道,利用集镇农贸市场开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积极扶植当地农民建立中介组织和农产品运销队,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开发旅游资源
五指山是我省新开发的生态旅游点。水满乡应凭借天时地利,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在“山”上作文章。按照“五指山生态特色”和“黎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认真策划旅游资源的开发,把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好。
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搞好集镇建设,完善服务旅游的各种功能配套设施,搞好道路、桥梁、污水管网、供水系统及亮丽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集镇效益。要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密切地结合起来,搞好文明生态村建设,结合农村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大搞环境卫生整治,治理脏乱差,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家园,改善人居环境,真正把水满乡建设成为花园式的生态集镇。要按照旅游需求,开发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培养出一批乡土导游,在巩固现有的登山游、观山游、峡谷漂流等项目的基础上,开辟“黎族农家游”和“苗族风情游”等旅游项目。要真正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把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真正把水满乡建设成为旅游乡。
(三)发展服务旅游的第三产业
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水满乡紧紧围绕服务旅游的主题,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旅游小商品加工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如牛肉干片、水满绿茶、五指山矿泉水和五指山牌蜂蜜等。要大力发展餐饮业和文化健身场所,开办家庭旅馆。要本着让人家发财,求自我发展的原则,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招商引资办实业,增加就业门路。
(四)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要继续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巩固教育成果。今后5年,教育扶贫的重点着重于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要继续坚持教学交流制度,选派教师支教。要有计划地吸收水满乡的中小学教师到海口跟班学习。要根据水满乡的实际,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要帮助水满乡在集镇创办一所幼儿园,力争在2003年秋冬开园,满足小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要用1—2年时间,帮助其他村委会在完全小学增设学前班。总之,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要加大,形式要多样化,可采取结对子、手拉手等手段,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地展开。
(五)努力提高水满乡的科技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