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过去5年时间里完成了联手扶贫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的制约,水满乡的基础设施、生产方式仍相对落后,农民仍然缺乏科学技术和管理能力,文化教育仍有待于提高。乡级财政仍然比较困难,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因此,改变水满乡的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未来的联手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未来5年联手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扶贫工作重点
总结过去5年的扶贫工作经验,就是要不断地开拓进取,继续把联手扶贫工作做好。2003—2007年是水满乡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关键的5年。因此,今后5年扶贫开发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开发扶贫方针,巩固“三基”扶贫工作成果,紧紧围绕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主题,全面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意见》以及《海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3—2005年)》。加快集镇建设,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搞好旅游资源开发,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水满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后5年扶贫开发总体目标要求:第一阶段(2003年至2005年),实现稳定脱贫,全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二阶段(从2006年至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为2010年基本达到海口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创造条件。今后5年扶贫的工作重点是:始终把全乡10%左右。低收入的人口作为帮助扶持的基本对象,重点扶持军烈属家庭,伤残孤寡少劳力家庭。扶贫工作要进村入户,通过“攀穷亲”,“结对子”,做到扶持一户带富一村,扶持一个项目带富一方百姓,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三、未来5年联手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要完成5年扶贫开发计划,实现工作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本地的致富项目。因此,应突出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发展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
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适销对路,有区域特色的种养业,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方龙、新村、方也和什甫等村要充分利用靠近集镇地域的优势,发展适合本地的种养项目,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禽畜饲养业,生产蔬菜、水果等供应市场;水满上下村要突出抓好水满茶和兰花基地建设,发展花卉产业;水浸区和牙排等村可利用现有水库,发展淡水网箱养殖、圈养黄牛和禽畜饲养等;新民和毛纳村远离集镇,可发展林下经济、果树种植、养蜂业和禽畜饲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