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海南经济特区体制创新的若干意见

  (29)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再就业环境。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方针。完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者技能培训,建立全省就业信息网,设立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大力开发公益型、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把就业工作作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
  (30)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党政机关实行有利于以薪养廉的分配方式,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结合医改、车改、社保和通讯费用管理等项改革,逐步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暗补为明补;建立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差距。事业单位推行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形式,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企业要坚持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分配原则,试行职工持股分红、经营者“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分配模式,鼓励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
  (31)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统筹单位逐步归并减少,条件具备时实现全省统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地方社会保障调剂基金,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充实壮大社会保障能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提高征缴率,扩大征缴覆盖面,规范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大病统筹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
  (32)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深化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除保留少数公益类科研机构外,推动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改革科研事业费分配机制,主要按科研项目和成果大小安排资金;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进国内外科技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科技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和以企业为主、多方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海口国家高新技术工业园、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等科技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功能。规划建设中国三亚农业科技城,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良种繁育基地。规范科技评价行为。鼓励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发展社会科学。
  (3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教育体制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和开放教育资源,广泛吸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合作办学。巩固和完善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和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保障机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完善“希望工程”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今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尽快完成教师核编工作,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制度。建立城市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和实行“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