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失效]

  第十八条 镇、村级负担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区财政部门统一代缴管理并连同市、区分担的资金会同区民政部门于每月15日前通过银行划拨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低保金账户上。镇、村两级分担的资金,如不能按时到位,区财政应先垫付,不得因此而拖延低保金的发放。
  保障对象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如属集中供养的,保障金发至敬老院(福利院);如属分散供养的,发到其本人的低保金银行账户上。

第六章 保障金领取的期限

  第十九条 保障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期限为6个月,自批准之日的下月起计算;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保障对象以及精简退职职工、麻疯病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期限自批准之日的下月开始至其丧失享受条件之日终止。
  保障对象享受待遇期限届满,仍需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30天内重新申请,申请获得批准的,继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未获批准的,由受理申请的居(村)民委员会缴回申请人的《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并送回区民政部门注销。

第七章 保障对象应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条 保障对象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期间,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及时通过居(村)民委员会告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办理调整保障金发放数量和停发保障金的手续。
  (二)户口发生迁移和家庭人口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户口所在地的区民政部门办理保障金变更或领取转移手续。
  (三)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应当主动就业,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接受有关部门推荐就业。
  (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的,应当参加其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公益性劳动,每月参加公益性劳动的时间不少于5天。

第八章 保障金的来源

  第二十一条 按现行财政分级管理体制和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必须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分级负担,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年终结余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结转下年度使用。最低生活保障金市与区的分担比例为5∶5,区与镇的分担比例由区人民政府确定,但区分担的比例不应低于30%。村集体经济可以适当承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其承担比例不超过10%,村(镇)因财力所限无力承担的,则由区人民政府本级财政兜底予以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