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示范企业建设。(1)以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单位为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推广应用神州数码、用友、金蝶、开目、上海思普、利玛等民族品牌软件和美国四班等世界品牌软件,解决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基础工作的准备等问题,逐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源共享型的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2)做好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威海滨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东维木工机械等企业的数控机床、磨床、铣床、印刷机械等数控设备和数控软件的开发。(3)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全面推广应用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控制)、PDM(产品数据管理)等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集成技术,加强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企业管理软件的集成,实现企业数字化,逐步发展以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以典型示范企业为样板,先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人员培训及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控制)、PDM(产品数据管理)等软件的推广应用,再逐步实现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企业管理软件的集成,发展电子商务。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以各市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骨干、以示范企业信息技术部门为补充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市、县级市(区)、企业三级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服务网络。鼓励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等数字化设计,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各服务机构要以提供监理、咨询、推介、培训等服务为主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力争培育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中介服务机构。
(三)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哈工大(威海)微电子中心、山大威海分校国际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为技术依托,以神州数码、用友、金蝶、开目、上海思普、美国四班等企业为软件供应商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主要负责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及数控产品开发、软件的适应性改造等工作。“十五”期间,要充分发挥产学研优势,集中力量在数控装备、制造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开发上取得突破。
四、工作进度
(一)2003年,各类软件推广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各类示范建设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各类经验推介会2-3场次,各类培训10场次,培训各类人才7000人次以上;开发软件及数控产品3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