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蚊虫防制工作指引的通知

  八、建筑工地的蚊虫防制
  (一)孳生场所。建筑工地的沟渠、沙井、地下室及排水深井、蓄水池、打桩洞、坑洼地以及各种露天器械设备和工棚的房前屋后的盆罐等容易积水,是蚊虫孳生主要场所。
  (二)防制方法。
  1.建筑工地内的沟渠要实现硬底化,保持畅通。
  2.及时清除沟渠、沙井、地下室及排水深井、蓄水池及工棚前后盆罐和各种露天器械设备的积水,填平工地内所有凹凸不平的坑洼。
  3.室内外所有种养水生植物都必须坚持每周换清水一次,如有蚊幼孳生,换水时需把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清洗干净。
  4.遇有未能及时清除的中大型水体,如地下室、排水深井、桩洞等,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施放灭孑孓油、灭蚊幼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进行处理,一般在一个月内处理一至两次。
  5.停建工地要彻底清除各种丢弃的容器,掩盖各种露天易于积水的器械设备和施工用具,并加强地下室、排水深井、桩洞等大型积水的监测。如遇不能清除的积水,应定期施放灭蚊幼杀虫剂。地下室水池可放养食蚊鱼。
  6.待建工地应开渠引流排水,如有无法排除的积水,要定期监测,发现蚊幼可施放灭蚊幼杀虫剂。
  7.每年5月至10月,每月需使用化学药物喷杀或烟熏杀灭成蚊两次以上。
  九、污水塘、污水池和污水沟的蚊虫防制
  (一)污水截流,防止污水、垃圾流入塘、池。
  (二)堤岸用石块和水泥垒砌。
  (三)清除岸边和水体中的杂草和垃圾。
  (四)岸边1米处挖渠。
  (五)凡能养鱼的水体,可投放食蚊鱼或食用鱼,防止蚊幼孳生。
  十、村居的蚊虫防制
  (一)改明沟渠为暗沟渠,改造直排式沙井为弯曲管式的沙井。并定期清疏沟渠和沙井的余泥垃圾,防止积水。
  (二)因地势较低形成污水坑洼不能排放而致大面积积水时,需挖沟排放引流,或安装抽水泵,定期抽水排放。
  (三)池塘要截流污水,防止污水流入池塘,并定期清除垃圾、杂草,放养食用鱼。
  (四)翻盆倒罐,清除室外无用途的容器和积水。
  十一、农田的蚊虫防制
  我国南方种植水稻和蔬菜的农田,是孳生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主要场所之一,防治此类蚊虫必须与生产相结合,才能使灭蚊工作顺利进行。
  (一)疏通农田排灌沟渠,保持水流通畅,防止蚊幼孳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