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园内的蚊虫防制
(一)孳生场所。
1.排水系统的沟渠、沙井的积水。
2.湖泊、池塘和花池的地面水体。
3.各种类型的小型积水,如草丛、竹木砍伐后及各种奇山异石形成的洞穴和游人随地丢弃的各种饮料罐、食品盒和椰子壳等积水,同时草丛、丛林、竹林也是蚊虫的栖息场所。
(二)防制方法。清除丢弃在路旁、绿化带的各种容器。把清扫明沟、暗沟渠内积水纳入卫生保洁内容,做到定期清扫、清疏。
1.排水系统的防制。
(1)分流排放公园内的污水和雨水,将沟渠硬底化或暗渠化,并及时疏导堵塞的排水管道。
(2)如遇不能排除的积水,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投放生物杀虫剂球型芽孢杆菌或化学杀虫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或投放昆虫生长调节剂。需定期监测(如沉沙井)蚊虫的孳生情况。
2.地面洼地积水的防制。
填平无用途的地面洼地。如遇无法填平,要挖沟引流,并定期监测有无蚊虫孳生,如有蚊虫孳生要及时投施灭蚊幼杀虫剂杀灭蚊幼。
3.湖泊、池塘的防制。
(1)污水截流,防止污水流入湖、池。
(2)湖泊、池塘的堤岸用石块和水泥垒砌。
(3)清除杂草、植被和垃圾。
(4)岸边一米处挖深。
(5)定期清理湖底淤泥。
(6)依据湖泊、池塘面积的大小,可放养食蚊鱼、观赏鱼或食用鱼。
(7)观赏花池如荷花池,清除靠岸边1米内的植被。
(8)初建或建设中的公园,暂时未能填改的污水池、塘可挖沟引流排除积水,把死水变成活水,清除杂草、植被、垃圾。
4.公园内各种林木、竹林、奇山异石或人工开凿形成的石穴、树洞,可用三合土或石灰沙填塞,竹筒可作十字劈开,防止积水孳生蚊幼。每年5至10月,可用烟雾喷洒杀灭成蚊。
5.花圃的防制。
(1)闲置的花瓶、盆、缸应倒置或存放在避雨处。
(2)清疏沟渠畅通排水,对沟底不平的低洼要做到每日清扫,防止积水。
(3)备用水池需每周换水一次或加盖密封,防止蚊虫进入产卵。
(4)栽种水生植物的瓶、盆、盆景需每周换水一次。凡有幼虫孳生的水体,换水时要彻底清洗容器内壁和植被的根须,防止蚊幼残存孳生。
(5)莲缸等大型盆体种养的水生植物,要定期(半月)投放生物杀虫剂或缓释剂,亦可饲养食蚊鱼或观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