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卫生局关于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预案的通知

  (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报告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进行疫情报告,流行期间采取零报告制度。
  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一)核实疫情:确定人群中病例分布状况;确定疫情的严重程度。
  (二)完善个案调查:对临床接诊医生填报、防保科医生初步核实的“深圳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个案调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对病例职业史、禽畜接触情况、类似病例接触情况等因素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隔离病例:对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要指导医院及时转送指定医院进行救治和隔离。
  (四)疫源地处理:划定疫点、疫区,并进行终末消毒;对疫点相关场所的消毒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便做好预防性消毒。
  (五)密切接触者处理: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予预防性服药,在选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两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访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关疫情处理措施。
  (六)流行病学调查: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展开仔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围绕发病前、后各两周展开,包括密切接触情况、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等,并追溯可能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七)流行病学分析:对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如职业困难、接触者发病情况、病例间相互关系和潜伏期等进行分析。
  (八)采集样本:协助检验人员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标本妥善保存,尽快送实验室检测。病例检测标本的采集参见《深圳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引》(附件7)。
  (九)根据疫点情况,书写流行病学报告,提出疫情预防控制建议。
  (十)将疫情及处理结果尽快以各种方式向上级业务机构和同级行政部门汇报。
  (十一)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发生的疫情处理,同时参考并按照《深圳市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附件5)和《深圳市公共场所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指引》(附件4)的相关措施执行。

附件3:  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指引



  医院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就诊场所,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肺部病变为主等特征;鉴于该病传染性较强,可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参照疫源地消毒方法进行。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工作,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经验基础上,特制定本消毒指引。
  本指引适合于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消毒。医院的预防性消毒应以保持自然风流通、加强清洁清洗和日常卫生为前提,同时采用下列专业性消毒技术和措施。
  一、消毒药械
  (一)空气消毒药械: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紫外线灯、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臭氧消毒机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以及超低容量喷雾器等。
  (二)物体表面消毒药械:喷雾型快速消毒药水、二氧化氯、碘伏、含氯消毒剂(漂精粉、强力速消净、次氯酸钠等)、戊二醛、普通喷雾器等。
  (三)手消毒药剂:洗手消毒液、碘伏。
  二、消毒方法
  (一)室内空气消毒
  1.保持工作环境与病房的空气流通,勤开门窗,自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做好空调送(排)气管道清洁与消毒工作,勤清洁空气过滤设施,安装电子式空气净化机。
  3.二氧化氯超低容量喷雾消毒:2%二氧化氯经活化后,静置10分钟,稀释至1000-2000mg/L,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用量:20-25ml/立方米),消毒后,关闭门窗30分钟以上;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用量:15%过氧乙酸20ml/立方米)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采用过氧乙酸气溶胶(用量:2%过氧乙酸8ml/立方米)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注意消毒场所不得有人员停留。
  4.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最好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室内按10平方米装30W紫外线灯一支,高度2米,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注意消毒场所不得有人员停留。
  5.臭氧消毒:要求臭氧浓度≥20mg/立方米,在RH≥70%条件下消毒30分钟以上,消毒时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大约在消毒后40分钟左右)。
  6.在有人情况下,可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或高压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物体表面消毒
  可选用二氧化氯、喷雾型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如采用1000mg/L的二氧化氯均匀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用市售医用型喷雾型快速消毒剂则按说明书操作。
  (三)地面和墙面消毒
  配制含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水溶液湿拖地面;或用1000mg/L的二氧化氯喷洒墙面与地面。
  (四)餐具消毒
  病人餐具应单独处理,个人专用。餐具消毒可用煮沸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
  (五)病人衣物消毒
  用含有效氯12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六)病人痰液等分泌物、污染物品消毒
  痰液等分泌物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500-2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便器、浴盆的消毒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七)病人用具的消毒
  病人用过的枕头、棉被、床垫等可用抽真空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或采用15%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用量:20ml/立方米),作用2小时。
  (八)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凡与病人接触者,需戴12层棉纱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新口罩(不超过4小时),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可采用医用成品手消毒剂或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对手进行消毒。

附件4:   深圳市公共场所传染性非典型肺预防性消毒指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